为全面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进程,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和《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学校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对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为扬州大学的发展创造了重大战略机遇。长期以来,学校弘扬“坚苦自立”校训精神,高举改革大旗,坚持内涵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快速提升。面向未来,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矛盾,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相比,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一流学科及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偏少,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承担重大、重点项目能力不足,标志性成果不多;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服务社会能力不强;改革动力不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资源配置不尽科学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学校事业的发展。高水平大学发展需要新动力,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冲破陈旧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选择和行动自觉,是早日建成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关键一招。
(二)总体目标
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优化配置各类办学要素为保障,坚持更加地方化、更加国际化发展理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和增强师生创造活力,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提供不竭动力。
(三)基本原则
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正确原则。不改革坐失良机,乱改革雪上加霜,适时改革事半功倍。要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改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深化改革。要把握好改革的方法论原则,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广大师生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处理好解放思想与扎实稳妥的关系,善于积小胜为大胜;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处理好深化思想认识与提高行动自觉的关系,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实上。要把握好综合改革的四个原则:
——促进发展原则。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盘活内在资源、激活内生动力,更好地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教师进步、学生成长。只有坚持促进发展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改革才能保证正确方向,凝聚师生智慧,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问题导向原则。解决问题,既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有的放矢,全力聚焦并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重大问题、主要问题,为学校更好地发展铺平道路,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循序渐进原则。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要求,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路径,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要从广大师生反映强烈、制约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从工作有基础、思想有共识,师生能感知的环节突破,以核心改革促进其它方面的改革。
——因地制宜原则。改革要取得成效,既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学校内部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情况出发,坚决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举措
(一)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围绕高校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目标,以强化岗位设置与聘用、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抓手,构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现代人事管理体系。
1.构建分类管理与评价制度体系。积极探索能进能出的新型人事关系,实施编制管理办法改革;完善学院编制测算及相关部门定编办法,合理设立学科科研编制,建立教师、教辅、管理、保障队伍协调发展机制;以实施教师“精细化分类管理”为重点,建立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办法,明确教师基本工作量要求;建立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专任教师岗位考核评价制度和以过程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非专任教师岗位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分类分层建设,提高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聘任标准,建立导师退出机制;加强师德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在考核、晋升、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推进聘任制度改革。贯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范工作合同类型;推进公开招聘,规范操作程序,推行合同管理;完善教师岗位聘期目标与考核,推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岗位聘用制改革,试行新进人员“非升即转、非升即走”制度;探索建立资深教授制、弹性用人制,稳步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评聘程序,创新评聘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优化教师学缘结构,严格控制直接选留本校应届毕业生担任专业教师比例。
3.完善教师成长发展机制。优化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提升服务教师发展水平;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建设,建立出国研修人员考核制度;强化职务评聘的国际化要求,提高海外学习经历教师比例;完善博士后流动站管理机制,强化其师资储备库作用;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制度,搭建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在职研修、社会实践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
4.完善人才工作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工程人选推荐、遴选和考核机制,促进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责任体系;围绕“优势学科特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体制,实施“人才特区”;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建立人才信息库,完善人才引培政策,规范人才的引进、聘期考核。
5.完善干部选拔与考评机制。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健全和完善公道对待、公平评价、公正使用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构建多维度、开放性的干部考评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探索聘任制与任期制相结合的任用制度,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力,打造一支专家型的专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
6.完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充分保障各类岗位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优化酬金分配结构,提高奖励性绩效中业绩绩效的比例,打通职称、职务之间奖励性绩效分配的通道,逐步形成绩效工资总量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奖勤罚懒,完善体现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学院业绩绩效分配细则,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和部门对奖励性绩效实行整体二级分配;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进程,探索建立离退休人员待遇正常调节机制。
(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以《扬州大学章程》建设为抓手,建立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7.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推进依法治校,颁布实施《扬州大学章程(2014版)》,根据学校事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开展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形成以《扬州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健全、规范、统一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制订《扬州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理顺学校学术治理结构;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推进学院教授委员会建设;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及二级教代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团体以及民主党派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拓展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保障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制度,促进社会参与学校办学;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监督体系,规范与完善问责制度;健全和执行校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构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8.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完善机制,试点先行,按照事权相当、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扩大学院自主办学权;探索建立学院分类管理机制,鼓励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明晰办学定位,厘清发展目标,增强办学特色;探索学院分类评价制度,优化学院年度工作目标量化指标体系,激发学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校院协调互动、高效运转的良好机制。
9.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完善机构设置,理顺部门职能,构建协同机制,强化指导与服务导向,规范具体事务管理;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若干规定》、《关于督查督办,狠抓工作落实的意见》,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实施机关目标管理,提高机关服务和效能建设水平。
(三)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10.构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创新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促进专业学习、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结合,构建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完善本科生素质测评办法,整体推进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确立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明确和保障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与权力,建立导师激励与问责制;加大研究生奖助力度,强化奖助体系的导向作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学校实践育人实施细则,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成立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内外的机制与平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发挥就业状况对学校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的反馈引导作用,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可持续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开放式的素质教育平台,强化体育、公共艺术、军事教育;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队伍作用,落实“三育人”举措,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1.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深化本科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学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选拔、学校学生双向互动的招生模式,完善招生决策、执行和运行机制;拓展研究生选拔途径,试点优秀本科生提前培养的模式,提高复试成绩比重,扩大学院和导师团队招生自主权;探索博士生招生自主选拔机制,试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探索建立校际、国际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机制;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
12.创新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与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推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传统教学,积极共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改革,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改革本科生考核方法,加大过程考核权重;落实《扬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试行)》,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专业改革;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构建自我评估、审核评估和国际专业认证等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造;完善学分制,推行弹性学制;积极探索书院制;推进“卓越人才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一制三化”培养方式;探索本科生分层培养、交叉培养、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形式;按照“提升层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要求,推进继续教育改革,打造继续教育品牌,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3.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遵循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规律,实施研究生分类教育培养,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分类选拔、分类培养、分类评价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贡献率;以提高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启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衔接,促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更加面向市场;以多学科交叉培养、设立“双学位”或第二学位等途径探索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拓宽国际联合培养途径,搭建多元化国际交流平台,推动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严格学位授予要求,建立学位授权点和导师资格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学术学位硕士点向专业学位硕士点调整;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
14.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人才。实施本科生海外学习计划和博、硕士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扩大学生赴海外交流、研修规模;推进与国外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扩大联合培养规模;以国际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为导向,建立拔尖学生国际化培养机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大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交流、合作、共事等素养。
(四)深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学科分类分层建设
按照分类分层建设原则,完善机制,优化结构,改革投入模式,推进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15.启动学科特区试点。在优势学科启动学科特区试点,明确学科特区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实行学科特区责任制,落实学科特区在用人、考核、分配等方面相应的自主权。
16.探索学部制试点。按照“发展工科、提升医科、振兴文理、强化农科”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学部制的试点改革,理顺学部与学院的责权关系,明确学部在学科分类指导、学术评价、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权力,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协同育人。
17.实施学科建设管理和评价机制改革。完善机制,改进管理,理顺学科与学院关系;围绕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深化学科建设评价机制改革,分类分层确定优势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和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评估,促进学科优胜劣汰、滚动发展。
(五)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效发展机制,整合各种科技资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对学校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18.推进科研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建立科研评价分类标准,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制订科研编制和科研工作量实施办法,完善科研业绩考核和奖励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组建科研团队,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营造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科研参与率和贡献率。
19.构建重大项目标志成果培育机制。加大培育创新基金的经费投入,完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创新平台以及标志性成果的培育机制;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集聚高端人才队伍,探索高水平、有特色、交叉型科研团队的建设,培育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建立重大学术问题提出和研究启动机制,提高重大项目的组织谋划能力,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前期组织,拓宽科研项目申报渠道,实现高端创新团队、高层次创新成果、高级别科研项目、高水平创新平台的重大突破;发挥人文社科优势,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完善军工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力度,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行业特点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增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做实做强一批科研实体;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转移中心内涵建设,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与地方、企业合作,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分类评估、滚动培育、中期淘汰、后资助的制度。
21.实施项目经费与成果管理改革。按照国家、省对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成果有关管理办法,健全工作机制,实现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有效对接;建立科研数据库和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成果质量;构建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明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完善科研服务监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探索利用科研经费建设专职科研队伍机制。
(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改革,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着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合理布局,大力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规模、层次和水平。
22.推动学科国际合作。积极推进部分学科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合作开展国际高水平学术研究,合作共建高水平国际研究平台,培育组建与国际接轨的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采取专兼职结合、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担任部分学院海外院长,提高学院国际化发展水平;遴选国际交流合作基础好、有特色的学院进行外事工作试点。
23.完善留学生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建立留学生教育快速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内外结合的合作机制,拓展留学生教育合作平台,扩大留学生来源地,构建“项目化”留学生招生推广模式,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和学历生结构的比例,形成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留学生规模和结构;积极推进全英文授课专业和英文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校级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建设;大力引进海外优质办学资源,探索中外合作品牌专业、示范课程建设机制,创新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形式,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紧密型合作,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特别是海外办学取得重大突破;发挥学科优势和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国外大学的师资培训、技能培训,拓展国外办学市场。
(七)深化社会合作机制改革,创新社会服务方式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机制,实现社会服务方式由分散式向集约式、由独立式向联合式、由个体型向整体型转变,进一步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扩大社会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4.完善社会合作与服务管理机制。按照“立足苏中、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思路,深化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基地一体化建设协调机制,统筹配套社会服务资源;建立社会服务动态信息通报机制,实行社会服务动态管理;建立社会合作与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对全校社会合作与服务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25.探索社会合作与服务的新模式。围绕重点学科建设重大平台,重点建设“五院一园一基地”(区域发展研究院、产业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院、直属附属医院,扬州大学科技园,扬州大学农业科教示范基地);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开放平台,加强与省内各级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省内“一市一研究院(所)”、扬州和苏南地区“一县一中心”的结构布局;以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目标,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着力构建新农村发展“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的三级推广服务体系,以及“校内培养培训+校外基地培养培训+田间地头培训”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体系;整合资源、集成优势、打破壁垒、凝练方向,强化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智库;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对大学的急需,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26.创新校友联络与筹资工作机制。发挥地方、学院、行业校友分会的作用,推进多层面校友工作体系建设;完善校友服务机制,创新校友联络方式,建设校友文化,发掘校友资源;完善校友反哺学校事业发展机制,扩大校友参与,推动校友捐赠常态化;优化基金会运行机制,规范基金项目管理,打造公益捐赠项目品牌,推进网络捐赠平台建设,实现大额捐赠项目的新突破。
(八)深化支撑保障工作改革,促进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益
进一步深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一步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和信息公开,提高资金效益。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提高服务水平,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7.健全资源配置机制。科学核定使用成本,建立校内各类资源有偿使用机制,进一步落实《扬州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公用房定额标准(试行)》,加强场馆统筹使用与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管理,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实时化、精细化,逐步建立绩效导向的国有资产配置机制;调整图书馆馆藏结构,提高电子资源的投入比例。
28.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师生综合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师生综合事务服务大厅,开设相应门户网站,全方位、高效率提供综合服务;加强校级实验平台建设,修订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和使用细则,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出台学校后勤保障综合性政策文件,深化后勤管理与服务改革,建立统一、协调、高效、优质的大后勤服务机制;构建学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出台《扬州大学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管理办法》,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人事、教学、科研、学术管理等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29.深化财务审计制度改革。建立稳固、可持续的财力保障机制,根据经费使用效益进行动态监管和动态调整,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优化校院财力配置结构;强化预算对学校科学发展的保障作用,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日常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监督机制。
30.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筹,提高学校基础条件和校园建设水平;完善后勤管理体制,加强技能型员工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构建内部监管与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促进各中心自主管理、独立运行;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服务外包模式;坚持公费医疗改革方向,推进教职工参加社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企业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化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加强校园安全综合管理,完善齐抓共管协同负责安全工作机制,加大技防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平安校园建设水平。
三、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建立推进机制,形成学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牵头领导具体指挥,专项小组、综合改革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校各学院、部门(单位)广泛参与的多方联动、分工合作、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改革工作机制。
(二)加强统筹协调。综合改革是由若干专项改革构成的系统改革,要重视加强各项改革及各部门、各学院间的统筹协调,确保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各单位实际情况和改革实践相互衔接、同步推进。条件已经成熟的,加快推进步伐。条件尚不成熟的,选择有代表性的领域和学院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深厚文化底蕴,激发师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要积极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全面深入宣传学校综合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争取各方理解支持,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加强督查检查。建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改革措施的分管领导、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间表,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建立综合改革监督检查机制和工作考评、奖励制度,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改革实施情况。要按照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跟踪督办、适时评估、及时总结、定期通报,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和动态调整,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焕发生机。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一定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自身责任,积极投身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实践,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